

說到肆虐兩年多的新冠病毒,大家都知道戴口罩、噴酒精、勤洗手才能有效地遠離病毒,之前我們也有一篇文章告訴大家酒精消毒的原理。而這次,要和大家聊聊「抗菌」。現在市面上很多產品都標榜有「抗菌」功效,但怎麼樣算是抗菌?真的可以有效抗菌嗎?又是怎麼樣達到抗菌功效的呢?讓我們一一來為大家解答吧!
抗菌的定義
所謂的「抗菌」,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,能夠抑制某些微生物(細菌、黴菌等)的生長或繁殖。當然,不同的微生物,外觀結構不同,抗菌的方式也可能會不一樣。像大家常看到的新冠病毒就是屬於冠狀的棘蛋白結構,且還會不斷變異,處理起來就會比較棘手。
抗菌的原理
微生物多半都是胺基酸組成的有機體,這些菌體大多都是帶負電荷,因此用帶有正電荷的陽離子(通常是以金屬為主)來抑制細菌,就成了常見方式之一。具體來說,當這些帶負電荷的微生物與帶正電荷的陽離子接觸,微生物的外層結構便會遭到破壞,氧氣因此得以進入內部,造成微生物的氧化,進而死亡。
像我們的產品「Lady C廚房鍍膜組」,成分中就含有抑菌劑,若是微生物附著在物品上,便可破壞它們的外層結構,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及繁殖,達到抗菌的效果。
延伸產品:Lady C廚房鍍膜組
(圖一:菌體大多都是帶負電荷,因此用帶有正電荷的陽離子(通常是以金屬為主)來抑制細菌生長)
抗菌、殺菌、除菌有什麼區別?
那麼市面上有些產品標榜抗菌,有些又說有除菌功能,還有些說是可以殺菌,究竟這三者有什麼差別呢?簡單來說,他們主要的差別在於「解決的是什麼問題」。「抗菌」如上所述,指的是抑制細菌的生長或繁殖,「除菌」指的是能有效減少細菌,「殺菌」則是指消滅細菌。
然而,標有抗菌的產品,有些雖然可以抑制細菌繁殖,卻可能無法減少原本就存在的細菌量;標有除菌的產品,大多都是透過清洗或擦拭來減少細菌,但仍可能殘留微量的微生物,而這些未被消滅的細菌還是會繼續繁殖,而若是在一般日常生活中,其實只要用肥皂洗手,就可以達到除菌的效果了唷;最後,標有殺菌的產品,大多都是以醫療、實驗用途為主,確保環境中沒有微生物,以避免感染。因此,在挑選這類產品時,可以先想想自己的抗菌需求為何?並非所有標註抗菌、除菌的產品,就可以有效解決問題,建議仔細評估之後再進行消費喔!
(圖二:在一般日常生活中,其實只要用肥皂洗手,就可以達到除菌的效果了唷)
各式各樣的抗菌產品,雖然讓我們清潔更加便利,但若是要避免疾病傳染,自己本身也要好好補充營養,規律運動與睡眠,提高抵抗力才是治本之道喔!最後,還是要請大家記得勤洗手、戴口罩,讓我們一起期待疫情緩解的那一天吧!